城區80座公廁完成香氛除臭改造
“廁所一點兒臭味都沒有,還特別干凈。”8月15日清晨,市民趙明遠沿著綠道步行回家吃早飯,途中拐進仙湖公園的公廁稍作停留。
在此居住多年的趙明遠記得,這里原本有間狹小的水泥房,“空間逼仄到兩人同時進出都轉不開身,加上通風極差,異味濃重,過往的人總要捂著鼻子匆匆進出。”
改變始于城市公園建設的推進。每天,沔陽公園、仙湖公園迎來大量休閑游玩市民,仙湖公園公廁在市民如廁需求下煥然一新:新中式的外觀時尚雅致,與公園景致巧妙呼應;走近公廁,聞不到一絲異味,反而有淡淡的清香縈繞。“改造前我們專門調研了管理先進的公共服務場所,借鑒其環境維護經驗,今年7月引進了智能香氛驅蚊系統,以此保持空氣持久清新。”市環衛局相關負責人說。
與仙湖公園公廁一樣,截至今年8月,城區納入分類管理的公廁共169座,其中80座已完成香氛除臭改造,覆蓋率約50%。不少公廁“科技感”滿滿:配備煙感、氨氣濃度監測設備,能動態監測并實時反映內部環境,一旦數值達到閾值,便會自動聯動啟動新風系統和除臭設備,保障空氣質量的同時有效減少蚊蟲干擾,讓如廁環境更舒適。
公廁的蝶變不止發生在公園。“我們在外面干活,經常到驛站吹吹空調、喝喝水,偶爾不小心割破手,可以來涂碘酒、貼創可貼,特別方便。”53歲的楊翠霞住在建材市場附近,家門口的仙下河公廁擴建了驛站,成為她戶外工作后的休息點、補給點。
仙下河公廁2024年完成改造,外觀與周邊環境渾然一體,白墻黑瓦搭配中式墻繪,極具特色。而它的“內在”同樣亮眼:除了標配的男女廁間、第三衛生間和新風系統,還配套建設了功能齊全的驛站,內設空調、微波爐、書柜、桌椅和躺椅,更備有防中暑等常用藥品,成為戶外工作者的休息家園。(通訊員胡亮)
(hai_xiantao)官方微信。
